科学食养,健康减重
2025-09-30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
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代谢性疾病,不仅影响身体形态,还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。合理膳食是肥胖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。以下是针对超重或肥胖人群的食养建议。
一、控制总能量摄入,保持合理膳食
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。控制总能量摄入是减肥的基础。根据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版)》,可将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%~50%或降低500~1000千卡,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1200~1500千卡、女性1000~1200千卡的限能量平衡膳食。同时,应保证营养素的充足摄入,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%~30%,蛋白质15%~20%,碳水化合物50%~60%。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,增加新鲜蔬果摄入,选择低脂肪的动物性食物。
二、少吃高能量食物,饮食清淡,限制饮酒
高能量食物是导致体重增加的重要因素。肥胖人群应少吃油炸食品、含糖烘焙糕点、糖果、肥肉等高能量食物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全谷物食物、蔬菜等。在烹饪过程中,应减少烹调油、盐、添加糖的用量,多选用蒸、煮、熘及水滑等烹调方式。同时,严格限制饮酒,因为酒精除带来能量外,其他营养素含量极少。
三、纠正不良饮食行为,科学进餐
不良的饮食行为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。肥胖人群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定时定量进餐,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暴饮暴食。重视早餐,不漏餐,晚餐勿过晚进食。不暴饮暴食,控制零食、饮料的摄入,避免夜宵。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,都应做到饮食有节制,合理搭配食物。
四、安全减重,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
科学减重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快减重对机体造成损害。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%~10%,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~4千克。在减重过程中应注意自我监测,包括对体重变化、食物摄入量以及身体活动情况的监测,同时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,做到减少肌肉的流失,维持机体的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。